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语境下的音乐素养(3)

时间:2015-11-30 10:09 点击:
不少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读谱唱歌的层面上,或者只是满足于开展一些音乐艺术活动。在音乐艺术活动中,高雅艺术也往往让位于通俗音乐,特别是古典音乐、歌剧音乐被挤于一旁,据苏州衣业职业技术学院千人

  不少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读谱唱歌的层面上,或者只是满足于开展一些音乐艺术活动。在音乐艺术活动中,高雅艺术也往往让位于通俗音乐,特别是古典音乐、歌剧音乐被挤于一旁,据苏州衣业职业技术学院千人问卷调查,学生中喜欢流行音乐的77.07%,只有不到1%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。而《指导方案》的要求是"提高审美素养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塑造健全人格"着眼于陶冶人的情操,丰富人的内涵,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,而实际情况是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。
  4.教学力量: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与扩招学生剧增的矛盾
  近十多年来,高校扩招,学生人数剧增,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108万,到2012年全国高校招生685万。这个增长速度是十惊人的,师资力量远远跟不上扩招的需要,各个高校都感到教师不够用了。1998年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是11:1,2012年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22:1,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。必修专业课尚且感到捉襟见肘,遑论公共选修课的师资了。至于音乐师资质量,扩招前本来就很不够;扩招后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。
  三、强化公选课音乐教学的路径探索
 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,关于举措路径,论界献策颇多,但缺乏形而上的思考。我以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。
  1.统筹处理音乐教学与大学美育的关系
  我们要把公共选修课的音乐教学纳入大学美育体系的框架之中,将音乐艺术教育上升到审美的高度,使音乐艺术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、规范化的轨道。要把音乐教学作为美育教科研的重要内容之_。我们要注意多元化音乐的构建。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,多元文化音乐教育、多元音乐文化、世界音乐、种族音乐……纷纷进入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视野。因此,在我们的音乐审美教学中,不仅要有本土音乐,也要有外国音乐;不仅要有创作歌曲,也要有传统民歌;不仅要有现代曲风,也要有古典风味;不仅要有各种声乐,也要有各种器乐。通过音乐多样性的审美体验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。我们要注意多品种艺术的嫁接。音乐与任何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,普高音乐公选课的老师,不仅要有敬业精神、艺术造诣、专业水平,还要善于用美的人格力量感染、引导学生,努力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。
  2.妥善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
  搞好大学公共选修课的音乐教育,首先是搞好课堂教学,充分发挥课堂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作用,在教学内容上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》中给我们提供了限定性内容有《音乐鉴赏》《影视鉴赏》《戏剧鉴赏》《舞蹈鉴赏》《戏曲鉴赏》,任意性课程有《交响音乐赏析》《中国音乐简史》《当代影视评论》《合唱艺术》《DV制作》等。根据各校的情况,与交响乐匹配的还应有古典歌曲、中外民歌;与合唱匹配的还应有美声、民族、通俗等唱法,特别是根据当下大学生底子薄弱的实际出发,还应有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等基本技能。大学生音乐素养的修炼与积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,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和校外音乐艺术教育活动。如举办艺术节、重大节日的演出、歌手大赛等活动,还要利用高校社团活跃的优势,成立艺术团体,如合唱队、乐队、舞蹈队、演剧队等,还可举办多种音乐艺术培训班、辅修班、音乐艺术欣赏系列讲座,让高雅艺术充分地走进校园。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,活跃校园文化生活,丰富大学生的阅历,综合性地提高艺术素养。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